燕赵警务资讯

热门关键词:  国际  法规  民生  互动  事迹
城市: 石家庄秦皇岛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冀中
您现在的位置:燕赵警务资讯 >> 导航栏目 > 百姓民生 >

低眉从容细思,举笔赋形立照

作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 2017-05-31 00:39:06 ] 字体: 【大】 【中】 【小】
2017年03月10日 09:47    来源:中国警察网-人民公安报   作者:蔡小玲     
 

  编者按 在公安队伍中,有这样一群人,虽然因职业的特殊性,她们可能不会面对刀光剑影,不会冲在与犯罪分子斗智斗勇的一线,但她们却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才情,记录着战友的默默奉献和卓越功勋,描绘着警营的绚丽多姿。她们就是从事公安文化与宣传工作的女警们——

\
谢沁立,天津市公安局指挥部新闻宣传中心民警。

  谢沁立:因为敬佩,所以追随

  在一篇创作感想中,谢沁立把写公安民警比作推开一扇扇心门,她说用不一样的力量才能推开这一扇扇不一样的门。这需要作家全部的真情、独到的视角,以及持久的用心关怀。

  不同于一般公安作家的那般激情与热忱,谢沁立留给人的印象是理性和冷静。对此,她解释说这可能与此前的学医经历有关。在天津市公安局从事宣传工作之前,谢沁立一直在公安医疗单位工作。每日都要面对众多患有各种疾病的患者和可能随时出现的意外情况,这要求必须时刻保持镇定和格外的冷静。而恰恰是这种冷静,成就了她现在的写作,比如能够心无旁骛、细致入微地观察采访对象,又好又准地抓住采访对象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提问,进而把故事叙述得感人至深。因此,有公安作家评价说,能够感动谢沁立的人和事,肯定可以让其他人掉眼泪,她遵循的是“非常的苦难,冷静的书写”。

  除此之外,面对“天天有牺牲、时时在流血”的公安队伍,谢沁立始终觉得只有脚踏实地去体验民警的工作,用心用情触及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塑造出最接地气、真实可信、亲切感人、可学可比的生动形象。近几年,谢沁立采写了多篇描写天津公安民警的作品,还被公安部文联抽调赴西安采访时代楷模汪勇,到新疆采访反恐特警、派出所民警,到贵州采访都匀特警总队,赴吉林采访时代楷模、交警崔光日……采写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

  而去年11月在贵州采访黔南州平塘县公安局克度派出所民警,8年来认真执著、一丝不苟地守护国家重点工程“天眼”的故事,是谢沁立此生最难忘的一段经历。公安民警察心中有国、心中有民,为了国强民安,甘愿默默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着她,一气呵成的稿件《如果你知道“天眼”FAST,那你也应该知道他们》在《人民日报》刊发,并被多家微信公众号推送、门户网站转载,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她采访过的人和事,警种不同、事迹不同,有突发瞬间的壮举,也有数不胜数的琐碎小事,但都能从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芒在闪耀,“我敬佩他们”,谢沁立说。在采写了多位因公殉职的公安英模、病倒在岗位上的民警后,她越来越深地感受到这个职业的危险与艰辛以及生命的弥足珍贵。“每次翻看我之前写过的民警,我最大的希望就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健康平安地守护着这份荣誉。”谢沁立说,“这话听起来有点虚,但是我真切的想法。对警察和他们的家人来说,平安就是天。”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警察这个职业,神秘、惊险、委屈与惋惜同在,年复一年的付出,没有一颗为民之心,不可能支撑着民警们一路无悔。谢沁立讲起了她曾采访的两名民警,天津市公安局水警支队的民警董立军和张吉静,他们曾在寒冷的冬夜打捞落水人员。黑夜里,身下是随时可能断裂的冰面,前方是落水后生死未卜的群众。危险和恐惧紧紧笼罩着他们。就在那片漆黑的冰面上,两位民警相互留下遗嘱……“想起来就感觉惊心动魄”,谢沁立感慨地说。

  警察队伍中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感人的故事?就是因为这支队伍具备内化于忠、外化于能、细化于情的优秀特质。在谢沁立的心中和笔端,人民警察忠于职守,技能超群,爱民如亲,这是他们经年累月敬业奉献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每一位人民警察的使命担当,是已经融入警察血脉的集体意识和文化基因。“写作最大的意义就是用文字传递正义的力量,表现警察的责任,让群众更加信任警察,让全社会有更多安定祥和的获得感。”

\

苏雨景,济南公安文联作协主席。

  苏雨景:把语言的钉子精准地钉进恰当位置 

  这是一位公安女诗人。

  几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记者与苏雨景初识,生在齐鲁大地的她,温婉且颇具才情。当时还在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任职的她告诉记者,身在警营,记录这支队伍的真善美和鲜血伤痛,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内心深处的召唤使然。 

  2016年4月,济南公安文联成立,苏雨景告别原单位,转任济南公安文联作协主席兼办公室主任。用她自己的话说,完成了自己从警履历中的又一次转身,成了一名公安队伍中名符其实的文化工作者。

  济南公安历来有着崇文尚德的光荣传统,这支队伍自身就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文化富矿。抓住这点,有了优势就要发挥到极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济南市公安文联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文学创作、书画摄影,音乐影视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文化育警、文化惠警、文化强警的威力日渐彰显。

  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所从事的工作恰好就是自己所热爱的。苏雨景就是这样一个有福之人。此前多年,她一直利用业余时间从事诗歌创作,诗歌作品相继见诸各大报刊,出过书,也获过奖。现在,她利用文联的平台,把“诗性书写”应用到了更广的领域。已连续举办三年的“金盾下的荣光”年度颁奖典礼是全局民警共同期待的精神大餐。为了烹饪好这道大餐,打造成济南公安文化品牌,作为导演组成员、总撰稿的苏雨景,和战友们每年在典礼前都会加班加点想创意、搞策划,琢磨如何把身边的故事讲好、讲到位,以能够触动人心。

  撰稿不同写诗,苏雨景也会遇到瓶颈,因此她一直在试图颠覆自己,破自己的“题”,不断寻求表达上的新突破。“串词、颁奖词中都蕴含着巨大的丰富性,一边是活生生的故事本身,一边是思考的深入,如何通过文字介质把故事引入思考,并推向更深层面的思考,对人们的心灵发生影响和冲击,并抵达思想的高度和精神的厚度,这才是撰稿的意义之所在,力量之所在。”她认为,实现突破,还要兼顾到语言的精度和力度,要让每个词都不可替代,而语言的锤子不能乱打,打不到人心的最痛处、人性的最软处,那就没有成功。如何做一名高明的木匠,把钉子精准地钉进恰当的位置,是她一直努力追求的创作境界。

  “这样做,不会累吗?”记者问。“当然会,但大家聚在一起做一件有情怀的事,虽苦尤甘,虽累尤福。”苏雨景的回答淡然且轻松。

  “如果尘世有什么疼痛/那一定也是她们的疼痛/我渴望一缕阳光将她们穿透/好让我重温当年的别离……我都要照着自己的想象/一一画出她们的魂”,这是苏雨景写牺牲民警的诗《万树梨花开》中的诗句。一次,她乘坐高铁的途中看到大片的梨花,雪白的梨花一下让她想到了自己那曾经逝去的战友,再也按捺不住激动的心,在旅途中写下了对战友的深深怀念。

  常常在夜深人静时,伴着幽暗的灯光,苏雨景敲打着键盘,她在把战友们披星戴月的日子归拢于字里行间,把风霜中汗水里的故事,组成一颗心,聚成一团火,拼成一盏灯,描绘成一个个重音。 

  “这对于我来说,不是一个雕饰的过程,而是一次对话的过程,或者说,不是语言的问题,是心灵的问题。”苏雨景说,她感谢战友们的馈赠,因为是他们把故事、感动、灵性、信任给予自己,她定当不负这份重托与真情,写下去、记录下去,以存其世。 

\
刘美兰,湖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

  刘美兰:心存“希望”就会一往无前

  熟悉刘美兰的人都称呼她为“大姐”,一来是因为她做宣传工作的资历够深,已有近30年,二来是因为她是个极具包容性又非常热情的人,不管是对手下的年轻人,还是面对媒体的记者,从没有任何架子,初次见面都会亲切得就像一家人。

  1988年,24岁的刘美兰进入湖北省公安厅做宣传工作。那一步踏进门之后,便没再离开过。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干过公安杂志编辑、报社驻站记者、新闻策划等等,直到最近在湖北省公安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岗位上卸任,每一项工作都做出了不一样的感情和成果。这其中,酸甜苦辣咸,什么滋味都尝过,虽然有时候碰到挫折会有更多的“痛”,但她却沉醉似的“乐”在其中!

  在刘美兰的心底,始终都装着“希望”两个字。这种阔达和乐观,给她带来了前行的不竭动力。2012年,她接手湖北省公安文联的工作后,对全省的公安文化现状做了一个粗略的摸底调查。这次调查,着实让她内心为之一震。她发现整个湖北公安文学领域在坚持创作的,还是她刚做宣传时相识的几位老同志,20多年过去了,竟然没有更多的新人进入。

  湖北是文化大省,“惟楚有才”是它的文化标签。在公安队伍中,热爱书法、摄影、美术、音乐、文学创作的人比比皆是。“不是我们没有创作人才,而是我们的凝聚力不够,工作没有跟上。”面对彼时湖北公安文化建设的尴尬局面,刘美兰找到了症结所在,她觉得只要对症下药,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抓手。

  怎么做?2012年、2013年,刘美兰带领湖北省公安文联相继在武汉、鄂州两地试点成立了“夏凯文学创作室”、“蓝盾剧作工作室”、“鄂州(西山)侦探小说创作基地”,初步构建起“三四五创作队伍梯次结构”,即“蓝盾剧作工作室”7名编剧平均年龄30余岁、“夏凯文学创作室”5名作家平均年龄40余岁、“鄂州(西山)侦探小说创作基地”6名侦探小说家平均年龄50余岁。她的工作思路是,通过创作团队引领,推动全省公安文化建设更有活力地往前走。

  方法选对了,就会事半功倍。经过几年的培养、学习和扶持,现在这三个创作团队的创作活力愈来愈强劲,由作家们创作的一批正能量公安题材文学作品,纷纷被各大刊物采用或被改编为影视剧投入拍摄,作家们还在各种文学大奖赛中屡屡获奖,且收获了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这三个创作团队的示范效应,带动着全省公安系统各类文艺创作团队应运而生,如石乔乐队、郑和书法创作室、戴军油画工作室、汉警快骑等等。回望这些成果,就像自己亲手栽下的秧苗,眼看着一天天茁壮成长,结出沉甸甸的稻穗,刘美兰说内心会充盈着成就感幸福感。“我时常会告诉创作团队的年轻文艺家们,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为公安中心工作服务,因此,绚烂夺目的警察生活、忠诚与奉献的精神,就是我们永恒的创作题材与主题,挥之不去的警察情结,就是我们创作每一部作品时的精神图腾。”说话间,刘美兰满眼的笑意。

  谈及新媒体时代的公安宣传,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刘美兰陷入了沉思。片刻之后,她若有所思地说,这其中有太多的新挑战,要攻坚,就必须具备更多的智慧,以往成功的我们可以借鉴,但更多的还是要学习,让知识蕴于内而发乎外。

  近两三年,刘美兰偶尔也会写些散文,她坦言工作和创作于自己来说能相互补益、相得益彰,但作品的底蕴仍饱含着对警察生活原生状态的人文关怀。“理想和情怀好比‘诗和远方’,揣着一个梦想行走,能让行走变得更加有意义和快乐。”因为,心系警察战友,方才能始终不渝地前行在文学的道路上。

Copyright © 2016 燕赵警务资讯 版权所有 Power by 燕赵警务  技术支持:荒火科技